目前,紫金县245个行政村中有52个村(其中16个省定贫困村)把茶产业作为长效脱贫的帮扶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紫金县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共发展种植茶叶约3000亩,有超过50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预计未来五年可为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达20000元/年。
问:据了解,预计到2020年,紫金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将达到5万亩,年产量将达到3230吨。同时,近年来,紫金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紫金春茶,蜜香万家”,力争让茶产业成为带动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可以说,“紫金茶”是龙华区大力支持打造的一个品牌。为了擦亮品牌,指挥部下了不少功夫,此前还组织紫金农业企业参加绿博会、农博会、茶博会等大型活动;打通产销市场对接渠道等。对此,下一步,指挥部有何规划和布局?
谢秉波: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拟借助龙华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力量,组建广东龙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筹紫金全县茶叶产业规划发展,着力解决当前茶叶种植、生产标准不统一、品牌杂乱、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利用龙华区市场等优势,建立“品牌帮扶”消费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全县农业拳头产业力,争在2至3年内,将紫金茶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茶产业品牌。
问: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龙华区的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政策鼓励和福利引导下,紫金县将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关键一役?
谢秉波:紫金县将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帮扶下,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深入实施六大“融湾”工程,持续抓好“1+1+7”重点工作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奋力推动“两地”建设、振兴发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
一、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压紧压实各级扶贫责任,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解决摆脱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快推进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打响“紫金蝉茶·蜜香万家”等县域公共品牌,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群众稳定增收。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凤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果,持续推进连片示范项目建设,加快54个相对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
二、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为“融湾”“融深”补上工业短板。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紫城工业园首期公共服务区和二期征地拆迁、“七通一平”等规划建设,加快蓝塘产业园规划建设,全力打造打造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延伸的主阵地。全面梳理各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制定年度招商引资计划,开展系列招商资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统筹产城规划建设管理,大力完善县城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产城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融湾”“融深”厚植生态发展优势。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战役,以良好水质环境回应东江、韩江下游居民共同期望。健全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提高能源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为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延伸腾出环境空间。整合全县各类旅游资源,加快生态休闲、温泉、农业观光、客家民宿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加强与“双区”企业互动交流,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四、发力互联互通建设,为“融湾”“融深”夯实“联通”基础。加快推进河惠莞高速公路紫惠段等在建重点交通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河紫快速等一批高速和国省道路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大力实施5G+智慧区县、智慧园区战略,加快建设西气东输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不断夯实“融湾”“融深”的“联通”基础。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治保障等制度,打造与“双区”趋同的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