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打机器人的目标是打败乒乓球世界冠军,那么发球机器人走的就是“亲民”路线,更适合一般乒乓球爱好者进行基本功练习。在未来,除了日常教学外,发球机器人还可以走进社区健身中心、乒乓球俱乐部等。有了这样一台机器,一人也能打球,设定好相关数据,就可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
任杰畅想,未来借助5G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机器人或许也可以实时同步线上另一端参与者的动作,实现乒乓球比赛的“云约战”,让打乒乓球突破时空的限制,变得更有趣。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乒乓球运动的结合引领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潮流,同时,在对乒乓球机器人相关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技术创新运用于乒乓球高层次人才培养上。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20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