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使得人民群众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更为强烈,破解‘去哪儿健身’和‘如何科学健身’的难题,这是人民期盼,更是体育部门义不容辞之责。”胡功民说。
疫情期间,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体育总会在1月31日下发《关于提倡居家科学健身的倡议书》,组织体育专家、健身达人撰写、录制居家健身的文章、视频,创新开展线上“云赛事”,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推广,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的焦虑情绪,激发了大家的健身热情。

胡功民介绍,随着疫情态势不断向好,湖北省体育局顺应群众需求,自复工复产以来,一方面抢补时间,加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目前湖北省共有217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恢复建设施工,大部分项目预计能在今年8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建成完工的项目正在进行质量检测、工程验收和决算审计。另一方面从4月初开始启动“健康湖北 你我同行”全民健身战疫情活动暨“百千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通过“一课”“两赛”“一活动”等贯穿全年、覆盖全省的主题活动,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唱响“崇尚人人体育 共创美好生活”的荆楚健身主旋律。

截至6月底,“百千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共举办200余场次,邀请健身专家在各类媒体上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成功打造了居家运动视频大赛和全省百万人民健步走网络大赛;与人民体育合作举办的2020年湖北省线上亲子运动会吸引了超过35万人参加;在湖北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五项五进”活动,推广普及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健身操、广播体操等五个项目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武汉磨山社区体育运动健身中心。胡迪凯摄
湖北各市州积极响应,荆楚各地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向英雄致敬”2020武汉乒乓球邀请赛打响了武汉“解封”后线下体育赛事第一枪。荆门市出台《荆门市全民健身“五项五进”活动实施方案》,在中心城区及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等其他县市区开展现场培训,其中进机关17场、进社区21场、进学校13场、进企业18场、进村庄30场。黄石市积极响应湖北省统一部署要求,修改完善黄石活动方案,制定了具体实施步骤。洪湖市则掀起了一波健身热潮,洪湖市及其乡镇已开设有约30个训练点,市太极拳协会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响应,适时适地举行相应的活动,希望借 “五项五进”的东风,带动当地的群众健身活动。
据了解,湖北省体育局目前正加快体医融合进程,推动将国民体质监测纳入健康体检项目。湖北省各级各类体育场馆也在有序指导下逐步恢复开放运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和赛事需求,推动传统场馆智能化改造,完善和延伸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功能,力求让群众健身更便利、更安全。
精准施策 力促体育产业焕发生机
今年3月,湖北省体育局组织了一项针对全省607家体育企业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70%的企业认为疫情影响较大,经营举步维艰;14.3%的企业濒临倒闭;86.6%的企业认为全年经营会受严重影响。通过调查,湖北省体育局编写出相关分析报告,为及时、准确研判和评估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胡功民直言,调查发现,湖北体育企业反映的主要困难为:停工停产、资金链出现问题、人员流失、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体育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受到抑制、融资难度加大、客户流失等。就此,胡功民坦言,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涉及到多个部门,统筹协调和政策落地执行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土地、税收等政策,都需要多部门协同才能真正突破。

湖北省荆门市极客公园。胡迪凯摄
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影响,湖北省体育局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通过政策支持、领导下沉、资金帮助纾困三招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力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