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本土球员薪金支出这个“大帽”之外,CBA还同时设立了绩效工资帽、奖金帽和外援工资帽,其中CBA冠军球队的奖金限额为2000万元。一直以来,针对外援的“军备竞赛”也是推高CBA俱乐部支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020-2021赛季,CBA的外援工资帽为700万美元。不管一个俱乐部与几名外援签约,其包括奖金在内的总支出应不超过这个数字。
张弛表示,未来几个赛季,3200万这个基本工资帽数额(A)预计会保持稳定,而上浮(X)和下浮(Y)的数额可能会微调。
根据现行的工资帽制度,CBA联赛中本土球员顶薪的上限为3200万乘以25%,即税前800万元人民币。但是,在工资帽推出之前,有些球员与俱乐部签订的薪金数额超出了这个数字。为平稳过渡,采用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解决方式。联盟认可还在合同有效期内的老合同,但是新签订的合同必须严格执行对顶薪的限制。
“阴阳合同”能否根除?
张弛说,今年是CBA工资帽制度的元年,执行效果还有待检验。一方面,像新疆队今年流出的球员较多,上海队将李根交易到北控,都与俱乐部清理薪金空间有一定关系。到联赛注册期截止,只有个别俱乐部的薪金总额超出了4400万人民币的上限。另一方面,各俱乐部是否会严格执行工资帽制度?可能存在的“阴阳合同”现象是否会消失?现在还难下定论。CBA俱乐部会接受联盟的抽签核查,如果在赛季结束后被发现有不诚信的行为将接受处罚,轻则警告,重则取消俱乐部注册资格。
“我们目前的工资帽体系与理想状态比还有差距,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好这件事,”张弛说。“首先,这件事是俱乐部的普遍共识。第二,我们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薪酬管理,逐步管理好运动员、家长和身边人的预期。联赛是一个共生关系,多方利益需要平衡。如果球员在联赛中表现出色,除了工资收入之外,他还能从商业赞助等方面获得收益。我们也希望俱乐部除了靠资金投入之外,也通过俱乐部文化建设、硬软件环境等吸引球员长期效力。”
张弛承认,目前的工资帽体系肯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现在关于俱乐部顶薪合同的界定,只要在本俱乐部工资排在前三位的合同就算是顶薪合同,有可能出现A俱乐部的“顶薪”与B俱乐部的“顶薪”相差甚远的情况,也有球员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CBA联盟将根据各方反馈,在今后进一步调整。
(责编:杨磊、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