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晓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民健身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如果说过去我们重点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在继续解决“有没有”问题的同时,更多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所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要把握好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创新载体、提高质量、服务大局等重点。【详细】
建设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场地 “十四五”时期发改委将打“组合拳”
欧晓理:“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建设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场地。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内容,引导各地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积极推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挥棒”“药引子”作用,引导各地统筹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开发性金融等多种资金渠道,建设与生活空间、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健身设施,在城市、乡村打造多层次立体的户外运动场景,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各地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建城区和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中,因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组织开展相关专项行动,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对各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予以宣传推广,推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详细】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刘彦(徐想 摄)
降低用地门槛和用地成本 保障增加健康设施的有效供给
刘彦: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绕不开的肯定是地从哪儿来。《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加健身设施的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健身设施不足的短板,在《意见》当中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用地支持政策:一是盘活城市的空闲土地;二是用好城市公益性的建设用地;三是支持以租赁的方式供地;四是倡导复合用地的模式。【详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徐想 摄)
透过社区足球场地试点工作 探索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问题
汪科:开展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建设的试点工作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要重视,建立政府统筹、部门配合、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以破解足球场地“建设难”的问题。二是,因地制宜、积极复合利用城市的存量空间,以破解足球场地“选址难”的问题。三是,通过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以破解足球场地“资金难”的问题。实际上“选址难、建设难、资金难”是健身场地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三大重要难题。四是,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是居民的基本生活单元,注重开展社区层面的体育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详细】
老旧小区怎么建健身场地设施 综合规划、机制保障、多方参与
汪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包括城市和社区层面,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由于建成年代比较早,不仅仅是体育设施,还有其他的设施都存在严重不足,老百姓需求也比较迫切。目前来看,主要存在选址难、建设难和资金难的问题,需要把握建什么、在哪儿建,怎么建,谁来建等方面。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建立政府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来改造利用小区的存量建筑、存量用地、存量设施资源,建设改造健身设施,为老百姓提供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场所,让老百姓能够就近健身、乐于健身,实现全民健身。【详细】
(责编:胡雪蓉、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