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观念的革命。”王登峰说,不仅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要认识到学校体育包含的内容已经极大的丰富,全社会也要改变对体育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在观念上,体育已从过去理解的单纯的身体活动,上升为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乃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的重要的载体。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王立伟也认为,看到体育对于升学和学生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会切实让家长和社会转变思想观念,真正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观念的转变也会带动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学校体育的观念革命,相关文件还针对目前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学校体育教师配备方面的短板,文件提出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每年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教师,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优秀退役运动员今后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
“体育教师和教练是两个岗位,工作内容不一样,但可以由一个人担任。体育教师主要从事更全面的教育,教练员则侧重于专业技能的传授和培养。”王登峰表示。
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陈佩杰表示,3个文件构成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总体设计。但在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上还要有政策文件,还需要再做工作。
“在落地过程中,要充分用好师生、家庭、社会等合力。如果说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尤其是市场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改革会更加到位。”陈佩杰说。
(责编:张志强、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