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儿童青少年体质问题都不是孤立的,缺乏锻炼、不良生活方式也对体重、体形产生连锁反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食欲和口欲往往得到超量满足,饮食结构不均衡,又缺乏运动消耗,一些孩子甚至成了近视、肥胖、体态不良‘多合一’。”余安奇说,大家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但有多少家长能督促孩子真正做到呢?
将防控关口前移,尽可能从源头消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儿童青少年健康干预体系,往往是近视、肥胖、超重现象严重了,才进入“亡羊补牢”的状态。
孩子一旦发生近视,平均每年会以50—75度的速度增长,但一些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近视防控重点在于早期、日常的风险监控。魏文斌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家中的书桌椅应该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
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动起来,调动孩子兴趣是提升体质的直接抓手。“对肥胖、超重的孩子来说,至少要保证每周3次、每次1小时以上的中低强度全身性的有氧运动。”余安奇推荐,减肥的孩子适合进行游泳、快走、乒乓球等非激烈对抗性的运动,避免跳绳等对膝盖压力大的运动。他提醒家长,给孩子的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控总量的“两低两高一控”原则。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针对青少年标准读、写、坐、卧的姿态做出的规范指导宣传册已经在部分城市学校推广,同时还推出了适合在课间和睡前练习的脊柱操和视力操。今年暑假,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操线上大赛吸引了21万余家庭、近75万人参与,遍及1.7万多所学校。“参加脊柱锻炼的孩子,71.1%是没有出现视力减退的。”厉彦虎指出,要将防控关口前移,尽可能从源头消除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隐患。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0日 14 版)
(责编:郝帅、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