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山县把农业、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统筹推进。2016年至2019年,马山县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30.82%,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1%,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2008年刚成立的时候,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3500元,到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变为2.23万元。收入直线增长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转变。2016年以来,弄拉引入山地马拉松赛和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后,人气不断飙升,“体育+旅游,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弄拉景区经理马峥说。
在马峥看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并非易事,关键是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合作经营之中,享受到实惠。“赛事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景区周边的餐馆也新开了好几家,这就是最直观的改变。”大山资源被盘活,也让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年轻人脑子活,知道现在人们的兴趣点在哪,他们打造的原生态农家小院,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这是我们都想不到的。”
这几年,马山县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增收脱贫的贫困人口累计超过1.6万人,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7%以上,全县贫困发生率也从2016年年初的20.22%降至2019年年底的0.84%。2020年5月,马山终于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继续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提升人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为全民奔小康提供健康支撑。”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泽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27日 16 版)
(责编:岳弘彬、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