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从给朱建华寄刀片,到“想给苏炳添一块奖牌”(3)

2021-08-08 10:29 作者:WB11

  一百多年前,中国被称作“东亚病夫”。而今,一个包容、自信的体育大国成为中国又一张亮丽名片。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巨大成就,使国人更加坚定了文化的自信。

  现代奥运会的发起者顾拜旦曾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金牌,而是奋力拼搏的精神。”女篮运动员杨力维也说:“运动是一种精神,不是结果。”

  从朱建华的刀片,到苏炳添的奖牌,面对运动健儿的理念之变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体育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成熟,而精神层面成熟的原动力,离不开社会发展带来的自信,和大国国民的豪迈气度。

8月8日,北京广宁街道冬奥社区举办全民健身日活动,并发布了冬奥社区标识及主题曲MV《冬奥社区是我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2022北京冬奥组委、冬残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李妮娜被聘为第二任“冬奥社区轮值社区长”。仪式结束后,在室外的趣味冰雪体验区举办的冰壶游戏,花样轮滑和特别设置的“夏季滑雪场”让辖区居民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乐趣。图为市民体验轮滑。/p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资料图:北京广宁街道冬奥社区举办全民健身日活动,市民体验轮滑。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奥运精神既不等于金牌情结,金牌大国也不等于体育强国。在通向体育强国的路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些努力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中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