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人在东京,开工48小时!走近中新社奥运前方报道组(2)

2021-07-20 21: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跟之前的北京等城市比起来,日本真心没啥奥运氛围,一路上很少能看到奥运旗帜和相关元素。这是我第五次到现场采访奥运会,也是第一次来日本,到了才发现日本的住宿条件真的是……

  吃得还行吧,我今天发了一条#今天中午吃什么#的微博,七八十万人阅读,上千人跟我互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小新我吃得太差,怕我饿,要给我寄泡面零食和榨菜……

宋方灿

宋方灿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来东京前,和同事开玩笑,说本届奥运会“平安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虽然这届中国代表团没有几个大腕儿,但对成绩,我还是有所期待吧,毕竟大家比任何一届奥运会都多努力了一年不是?我前期的采访主项是射击,中国人有首金情结,一般首金拿下,代表团后面压力小了,成绩也会好下去。

  为了让自己少失望那么一点点,我和同事打了个赌:如果中国队夺取射击首金,我请她吃牛排。我希望最终请吃牛排的是我。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刚忙完了一场战役报道,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动身来东京了。没任何准备,没秘密武器,狭路相逢,都是真刀明枪。

  亲历了五届奥运会,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老师笑称为“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精神小伙。带着两部手机,一台电脑,以及武装到额头的防疫装备,我来了!

  王祖敏

  文字记者 第九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最直观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最没有奥运氛围的奥运举办地。处于“紧急事态”状态下的东京,安静、空旷,甚至有一些肃穆的气息,与往届奥运会举办地欢快喧哗的气氛截然不同。

  另一个深刻印象是,论防疫,还是中国人最到位,也最自觉自律。在东京两天,见到的防护最严密、出行最谨慎的人基本都是中国人。有时看到那些防护相当随意的奥运工作人员和一些外国同行,真想去给他们传授一下中国的防疫经验。

王祖敏

王祖敏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现在在奥组委的官方通报中,每天仍然有与奥运相关人员的感染信息,这也让所有参会人员都有一份惶恐和紧张。

  所以我对这届奥运会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平安、顺利地进行,等奥运闭幕,希望奥运小新和所有参会人员都能“全身而退”——高高兴兴地到来,健健康康地返回。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这是我第九次参加夏季奥运会的报道,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至今的7届奥运会都是在前方报道组。我的奥运报道年限已经超出好几位奥运小新的年龄了,不知是该沮丧还是自豪。

  不过,9届奥运报道经历,30多年对中国体育的积淀,也堪堪算是我的“秘密武器”吧。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我将和我年轻的同事与同行一起,力所能及地将更多奥运资讯带给大家,将更多东京奥运故事讲给你听。

  温孟馨

  视频记者 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奥运会的周边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生活条件也比想象中要好。作为视频记者,我们的奥运会采访其实是受到很多拍摄限制,很多场合不允许拍摄。

  在出发前,我们做了非常多的预案,生怕没有好内容产出。但是工作两天,我们每天都有热搜~每天的拍摄计划排的满满的,之前的担心都多余啦!

温孟馨(右)。摄影 张素

温孟馨(右)。摄影 张素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所有从中国来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在日参与奥运志愿工作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们,全部平安健康!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带了一个好胃口算吗哈哈哈……吃好才能工作好,敬请期待小温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饿狼式奥运吃播!!

  邢翀

  文字记者 第二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