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分享到

人在东京,开工48小时!走近中新社奥运前方报道组(3)

2021-07-20 21: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奥运会开工24小时,可以说我们是抵达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19日晚凌晨抵达酒店,上午十点就坐班车来到媒体中心,开工速度非常之快,体现出我们的战斗力,哈哈哈。

  对于日本,身处其中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一切还是比较井然有序,酒店、班车站、媒体中心志愿者非常热情耐心解决问题,他们的防护甚至还没有我们严密,当然防疫还是不能松懈。

邢翀

邢翀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最大的期待就是报道组所有人都能平安顺利完成这次报道任务,大家平平安安是最大的期待。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秘密武器?之前多次参与大型赛事报道,也包括不少出国采访,可以说已经比较熟练,吃的喝的包括各类药物都带的比较齐全。这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报道,很期待、也有担心,最主要担心是防疫安全,总之心情略有复杂吧,哈哈……

  岳川

  文字记者 第三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最初的印象应该就是“等”吧,因为我们从北京出发,一直到最后落地日本就在驻地驻扎,抛去时差大概花了30多个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等待。

  紧接着我们投入到第一天的工作,也是等的时间比较多,包括接中国代表团抵达,19日按照计划也是中国代表团单日抵达代表队最多的一天,达到了14支。

  包括比如中国女排、中国跳水、中国射击,还有中国举重,所以大家关注度比较高,因为防疫会比平时更严格,出关时间会更长。

岳川(中)

岳川(中)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希望在这五年当中付出了许多汗水的中国运动员们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局。可能并不单单是金牌,就是希望他们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吧。

  相比于往届的奥运周期来说,今年奥运周期多了一年,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多一年的坚持。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还需要做很多很艰难的决定,付出了更多努力,才让他们在五年之后才来到了东京。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日本酒店一般面积比较小,所以这次出来带了很多可折叠的生活用品,比如晾衣架,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张素

  文字记者 第三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开工24小时,想说,扶我起来“再来一篇(稿)”。结果猛地发现比赛还没开始……

张素

张素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东京之旅,最期待疫情平稳一些,让我能与以前的老师见上一面。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一只陪伴我25年之久的小浣熊玩偶。它是我那年来日本时父亲买给我的。祝我好运。

  赵安源

  视频记者 第二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日本有不少导游加入志愿者队伍,其中很多曾服务中国游客的导游,中文都非常好,对中国记者都很友好,耐心。

  其中有一位导游大姐说,因为疫情,游客少了,导游现在都没什么工作。加入志愿者有一些收入,但是与导游的收入相比,差得很多。但是他们为了国家还是加入了进来。

赵安源(左)

赵安源(左)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每一位中国运动员能够笑傲赛场。这个期待源于一个小花絮——中国女子水球队行李箱贴了好几个“笑”字。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秘密武器是一面大大的中国国旗,没有观众,让我想起了悉尼奥运会的竞走奥运冠军王亚萍,传说她夺冠后找不到一面国旗。所以出发前,特别带了一面国旗。如果有机会,可以与中国运动员互动。

  朱晨曦

  文字记者 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