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倡导市民走出疫情,5月举办“全市动起来”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线上运动月”活动,初期以线上、户外、不举办大批聚集的活动为主,先开展无接触无对抗的项目,后有序开展有接触有对抗的项目。6月,为倡议市民走到户外,深圳启动“深圳十佳健身步道”评选活动。从全市100多条健身步道中,筛选出32条具有代表性的步道参评,最终通过专业人士现场认证、市民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等环节,评选出“深圳十佳健身步道”。7月,启动深圳市“全市动起来”系列活动——“企业员工健身月”活动,推动企业体育健身文化形成,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强化企业员工健康意识。

深圳市民太极交流展示活动 彭志刚摄
三、一年30场国际大赛 出门就能遇到体坛巨星
2017年以来,深圳已经成为各种体育大赛的重要城市,“周周有赛事,月月有高潮,年年有突破”的赛事格局深入人心。
2019年,全年深圳举办了超过30场国际体育赛事,其中包括落户深圳十年首次举办的WTA年终总决赛、连续举办十三届的中国杯帆船赛、获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2019深圳国际马拉松、冬奥会资格赛的2019亚太冰壶锦标赛,以及广受市民欢迎的2019法国超级杯足球赛、2019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2019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2019沃尔沃高尔夫中国公开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深圳赛区)、2019年亚太啦啦操公开赛、2019-2020赛季大陆冰球联赛、2019王者荣耀国际冠军杯、2019WKG&M-1综合格斗赛等国际高端单项赛事,也包括2019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足协五人制超级联赛、CBA篮球联赛等高水平职业联赛赛事。各类高端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满足市民不断提升的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
“尽管近几年深圳市体育场馆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公共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等问题。”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巡视员韩星元介绍,深圳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其中就包括:总投资约3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
随着大型体育场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在深圳举行,让深圳人出门就能遇自己喜欢国际国内体坛巨星。科比、哈登、内马尔、奥沙利文、莎拉波娃、郞平、邓亚萍、刘国梁、林丹、李娜……这些叱咤体坛的国际巨星,让深圳人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甚至面对面交流。
NBA超级巨星科比多次到过深圳,一位球迷现场抱着科比留下激动的眼泪说,“我等了11年了,终于亲眼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在一家篮球训练营,科比给20名篮球少年细心地讲解动作要领。现场一名少年事后说,“科比让我不断前进永不言弃,我会受用终身。”
2019年6月,休斯敦火箭队球星哈登在深圳与球迷们现场切磋球技,其大男孩的开朗性格让人印象深刻。现场一位球迷说:“之前喜欢哈登精湛的球技,近距离接触后发现他性格爽朗,像隔壁家的大哥哥,很亲切。”
“发展城市体育建设,最有力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落地大型的体育赛事。作为深圳体育主管部门,我们不仅对引进重大赛事高度重视,而且从全局高度、从未来体育趋势等多个方面,精心谋划,全面布局。”王志强认为,通过引进大型体育赛事,带来全民关注度和连锁经济效益,能推动城市全方位的发展。
在王志强看来,主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深圳体育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目前体育产业已是万亿级别的消费蓝海,自2014年起,深圳体育产业总规模保持了20%左右增速,发展迅猛,重大体育赛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应非常显著;二是对城市经济的带动。通过各类重大体育赛事,深圳每年能吸引到超过百万人次的观众到现场观赛,由此带动的旅游、休闲、消费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深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一项数据显示,深圳体育产业每产出1元,都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出增加6.02元;三是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随着国际大赛的成功举办,作为最好的国际招牌,随之而来的品牌构建、明星效应、媒体宣传等,都是宣传深圳城市形象的最快最好途径,“体育赛事将是深圳的一张新名片”。